新頭殼newtalk 2011.04.23 謝莉慧/台北報導
由臺灣博物館、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大地旅人工作室聯合舉辦的「第3屆台北地球日 綠色市集」今(23)、明(24)兩天在臺博館廣場熱鬧登場。活動包含「食品與食物」、「能源與生產」、「生態與土地」和「綠色設計」4大主題區、多達50個攤位,希望讓民眾用看、用聽、用想、用吃、用玩,從每一個感官,完全綠起來。
首次參與主辦的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蕭宗煌表示,全球現今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都市,都市的能源管理、食物取得、土地維護,皆是維繫都市住民生活健康幸福的關鍵。因此,希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,藉由響應地球日的各項活動,落實在生活中實踐愛地球的綠行動。
同為主辦單位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陳建志也表示,綠色市集是地球日的具體體現,包含環境教育、綠色消費等。去���台灣「百萬綠行動」目標設定100萬,最後募集逾260萬,占全球募集總數6.2%;今年目標為500萬,他力邀更多民眾一同響應,讓國際看見小島的「綠動力」。陳建志也推薦民眾在地球日參加工作假期、「全民來認股 搶救濁水溪」等友善地球的活動。
長年支持綠色藝術市集的伊聖詩芳療生活館指出,3年來,「趣味體驗」已成為市集的特色之一。許多參與過的民眾紛紛表示其直接與農民面對面的感動,在了解農人種植過程及對土地的感情後,加深了對土地的認識與食物的價值。
今年市集現場特別舉行「素人音樂會」。主舞台的麥克風需靠採動腳踏車發電才能發出聲音,讓民眾體驗身體動能轉換為電能的過程,近一步了解能量轉換。蕭宗煌館長與陳建志理事長也分別示範踩腳踏車發電,搭配現場小朋友演奏笛子、大地旅人Scott吹奏小喇叭,場面十分熱鬧活潑。
負責策畫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夏道緣指出,本次以主題展方式,透過參展攤位,傳遞「土地」、「生態」、「能源」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。她強調「環保是一種生活態度」,利用資訊和行動的設計配搭,鼓勵民眾將關懷轉換為動作,輕鬆成為愛地球實踐者。
「食品與食物」主題區安排20家來自臺灣各地的小農,帶來新鮮有機的在地蔬果與自製天然農產加工品;也邀請到長期關注食物議題的民間組織,透過趣味遊戲,教導民眾正確的選購技巧、飲食觀念與無毒耕作原理。包括正在推動「葉菜硝酸鹽減量」、關心「進口水果農藥殘留」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,還有近年致力推廣有機農業、關心本土農業發展的綠色陣線協會,以及堅持透過「順應自然」栽植「救人蔬菜」的秀明自然農法協會,都在現場與民眾分享如何吃才愛自己也愛土地。此外,還可以動手製作可愛的「創意苔玉球」,自己用巧手將水苔、土壤、植栽進行捏塑,素材可以完全被分解又容易照護,自然又環保。
「能源與生產」主題區「碳足跡計算」、「家庭能源大調查攤位」攤位介紹許多生活中的節能小撇步,只要民眾帶著家中的水電瓦斯等帳單前來,就能更精準的計算碳足跡,並瞭解個人碳排放量的落點,也可以瞭解如何以簡單的檢測儀器計算家中的耗能,以減少不必要的能源耗損。市集也邀請長期關注台灣核能議題與乾淨能源發展的民間NGO團體,分析當前台灣能源使用現況,以及國內發展各種能源的可能性及利弊。
「生態與土地」主題區則可發掘從都市到鄉村、從陸路到水域,透過都會綠地保存、海洋海岸保育、樸門永續設計、環境信託、生態工作假期等各式探索大自然的方法;「綠色設計」主題區則可以找到許多環保好物,譬如可愛的手工拼布包、圍巾,就是完全使用回收舊衣物製作,讓長大後已經穿不下的衣服,還能化成另一種型態繼續生活在我們的生命中。
除了市集,台北地球日「地球電影院」精選出7部影片,以影展暨導讀的形式,邀請民眾一同思考片中重要的觀點和價值,並嘗試提出面對當前人們所遭遇的經濟、社會與環境問題的解決途徑,同時也希望推廣一種新的生活態度與思想,鼓勵大家在劇烈變動的環境中提前做好調適生活。
凡參加活動的民眾均可免費獲贈以環保材質印製的精美「台北地球日綠色市集」手冊,並可整本拆開重複再利用,符合資源重複利用精神。此外,臺博館也將於4月23日、24日開放免費入館參觀,每週一並在該館Facebook粉絲專頁以詼諧逗趣的方式向大家推薦一種綠行動,讓民眾愛地球不怕沒方法。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423/135/2qcay.html
溪頭住宿,賞螢火蟲享受森林浴,南洋風格的綠島民宿,有歐風和地中海風而現在又多了這家,在九份民宿也能享受得天獨厚山泉水清涼的魅力。 綠島民宿在一片田園中規劃出日式蘭陽小木屋的民宿空間,選擇溪頭住宿,會有種置身山林的感覺。冬天去溪頭住宿
留言列表